Friday, August 30, 2013

Notes for CakePHP schema tool

最近要動到Flirq的database schema. 趕快來kk CakePHP的schema tool. 看起來挺簡單的.
基本上我需要的動作就是

1. 先在開發環境裡的mysql裡把DB的結構改好
2. 跑 cake schema generate
3. 因為之前已經有了 schema.php, 所以這個時候會問說是要 overwrite還是 snapshot
4. snapshot主要是讓你可以對schema.php做版本控制. 不過都已經用了版本控制系統了. 所以就overwrite吧!
5. 等要上線上環境的時候. 在線上機器跑cake schema update
6. 這個時候會跑出將會做哪些DB結構修改的指令確認. 檢查一下沒問題就可以讓它下去跑囉.

現在這些framework都提供了不少好工具. 不過使用上還是得注意就是了. :Q
以下是已經不小心踩過的雷, 記錄一下
1. CakePHP的schema tool不支援big int. 只會用int來處理. 一般int已經可以存很多東西. 只是如果存到facebook id. 恭喜你, 記得手動去調DB結構.
2. CakePHP的schema tool預設是只會掃有model file的DB table. 所以schema.php裡的table數目跟實際DB裡的table數目不同, 或是發現有些table沒被改到也不要覺得奇怪. :p 可以加 -f 解決這個問題.

Tuesday, August 27, 2013

Some thoughts about mobile ads

Facebook最近一季的財報中, 行動廣告的獲利跟佔營收的比重都有很可觀的成長. 看完了相關文章加上最近的一些經驗後有些感想. 趕快記錄一下.

1. Facebook在行動廣告上的漂亮表現, 這跟Facebook做對了Facebook nobile app上的"原生廣告" (Native Ad), 加上mobile app產業還在高度成長有關(Facebook nobile ad的主要客群之一是app發行商). Facebook mobile app上的使用行為基本上就是不斷的scroll跟按like. 而且使用者為了滿足目的(怕無聊+不想遺漏朋友的資訊)會讓他們更願意scroll. Facebook mobile app的native ad就是建立在這樣的使用行為上, 在不太破壞使用者經驗(幾篇朋友的post之後出現了一則長的很像post的promoted post或是mobile app install ad), 加上轉換動作還算簡單(可以like該篇post, like該粉絲團, 或是去App Store/Google Play下載該app). 讓Facebook有了這樣的好成績. 不過光靠app發行商的廣告是不夠的, 怎麼樣才能讓可能的廣告主變多? 這會是Facebook的下一個大課題. 但是動作很快的Facebook其實也已經在做這方面的實驗了. 除了之前的Facebook Offers(不確定可不可以在mobile app上使用, 但是這是Facebook想要把廣告機會拉到實體商家上的一大實驗). 最新的嘗試是跟mobile payment相關的實驗. 透過跟Facebook的整合, 行動購物app可以簡化使用者check out的流程(主要是shipping跟payment的資料輸入). 這項服務被視為Facebook要把mobile ad拓展到行動電商的第一步. 這一塊如果被Facebook做起來了, 那Facebook的mobile ad revenue爆發力相信會更驚人.

2. Google靠Web上的原生廣告(關鍵字搜尋結果旁邊的廣告)成為了Web廣告霸主. 但是行動裝置上對的原生廣告是什麼? 該怎麼做? 感覺Google還沒有好的頭緒. 我個人認為是Google還沒有掌握一個在Mobile上很關鍵的服務的關係. 加上在行動裝置上搜尋的目的以及行動裝置上廣告可視空間的差異. 這讓Google在行動裝置上的廣告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不過, Google在行動裝置上雖然還沒有任何一個可以直接跟Facebook mobile app比拼的服務. 但是Google幾個主要產品 - 搜尋/地圖/Youtube, etc. - 應該還是有機會在調整使用者經驗以及廣告內容後把廣告營收拉起來. 比如說, 在智慧型手機上的搜尋結果可以考慮捨棄換頁而用scroll到底就自動載入其他結果的顯示模式, 配合上把廣告打散在搜尋結果中而不是只放在結果最上方/下方. 這樣或許更適合智慧型手機的操作經驗. Google Map也有一些可以玩的空間. 比如說在路線規劃結果後出現"叫車"服務(e.g. Uber? 反正都投資了這麼多錢了:p). 或是如果使用者搜尋的是比較一般性的關鍵字(e.g. 餐廳/咖啡店, etc.)而不是特定店家的名字. 這個時候就可以是出現餐卷/團購等廣告的好時機. 總而言之, 行動廣告這一塊Google還沒做得太好, 但是調整一下, 機會還是很多.

Google Adwords to drive app download? (Continued)

在幾經波折之後(主要是帳號被審核, 客服來信要我補資料證明帳號沒有被hacked XD), 廣告終於上了. 但是上了之後才發現結果沒有我想像中的理想跟美好. 本來打的如意算盤是, 在手機搜尋結果裡都沒出現廣告的關鍵字, 因為競爭比較不激烈, 所以CPC應該不貴? 但是沒想到讓系統自己bid的CPC比我想象中的高不少. 而自己期望的CPC價格又沒辦法讓廣告出現. 看樣子這條路不是我想像中的捷徑. 得要再找找看別的路了. :Q

Wednesday, August 21, 2013

Google Adwords to drive app download?

上禮拜去101聽了Google Adwords Challenge的分享, 席間忽然想到還沒試過用Google Adwords來宣傳Call Saver客服省錢通. 畢竟應該還是會有不少人用手機搜尋Call Saver裡目前已經蒐集的各大公司客服電話. 如果能夠在手機搜尋結果裡有Call Saver的下載連結, 說不定會有些不錯的效果?

Anyway, 剛剛照著 https://support.google.com/adwords/answer/2549053 試著建立了兩個Ad. 過幾天再來看看效果如何. :D

Thursday, July 25, 2013

Please use QR code right

因為最開始創業時的點子跟QR code有關, 所以一直都還蠻注意QR code的市場發展. 在路上看到有QR code都會看看到底這些QR code是怎麼被使用的. 最近在台北捷運站裡和車廂裡看到越來越多廣告使用了QR code. 雖然不確定有多少人會去掃瞄那些QR code. 但是看到有越來越多廠商肯試著使用QR code來傳遞更多資訊. 還是蠻開心的. 不過蠻多廠商在使用QR code的時候, 都沒考慮到實際的使用情境. 或是對於QR code不是很了解. 所以出問題的情況還蠻多的. 以下就是我最近的實際經驗.

昨天在公館站等車的時候, 看到了站內有四個廣告有用QR code, 心血來潮就想來測試一下這些QR code. 很可惜的是, 四個廣告裡面有三個廣告在使用QR code的時候都出了一些包. 這些廣告都是在月台上可以看到的燈箱廣告. 而我在測試的時候, 首先是盡量站在QR code的正對面. 如果能夠掃瞄得出內容, 會試著側移一些. 測試有點角度的情況下, 能不能掃描的出來. 距離上的話, 都是站在月台的黃線後方. 腳尖盡量貼齊黃線. 而QR code辨識軟體用的應該是最多人下載的Barcode Scanner. 手機是某牌的機皇. 所以我想每個廣告的測試基準應該還算合理且接近才是. 我自己給這些廣告使用QR code的正確度排名如下:

表現挺好的第一名: 

表現都不好的並列第二名:

完全不用懷疑的第四名:


我們就直接從問題面跟可能的解決方案來討論, 而不一個個廣告挑出來講. 第一個是QR code本身大小的問題. 我粗估我離這些燈箱廣告有4公尺 (淡水線車寬有3.2公尺). 而QR code scanner通常是沒辦法zoom in的. 所以QR code不夠大, 基本上就已經別玩了. 第四名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大小. 要能夠掃描出這個QR code的距離太危險了XD. 第二個問題是並列第二名的兩個廣告都犯的錯誤, 就是把兩個QR code擺的太近. 上面那個, 我可以掃出右邊那個獨立的QR code (連到他們的粉絲團), 但是左邊那兩個相鄰的QR code. 我怎麼掃都掃不出結果. 而下面的廣告中裡面的兩個QR code. 我怎麼掃都只會掃到左邊的那個iPhone版本的連結. (我用的是Android Phone~~只能掃到iPhone的連結我也不能下載啊~~) 這兩個廣告的QR code都犯了太接近的問題, 而且從code的圖案就能看出來, 這些QR code的內容都太複雜了. (所以都密密麻麻的). 這就是第一名勝出的原因. 大小, 複雜度都適中. 所以很容易就掃出結果. 而且稍微有點角度也掃得出來. 

這幾個廣告如果不是擺在月台牆壁上的位置, 可能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這也點出了使用QR code時第一個要考量的點: QR code會在哪裡被看到? 看到的人離這些QR code最近的距離可以有多近? 這些問題的答案會影響到QR code該有多大. 再來可以想想的點是QR code內容的複雜度. 從上面的例子來看, 可以看得出來第一名的QR code, code裡帶的資訊量最少. 掃出來的結果也是. (內容是http://www.xxxx.tw格式的網址). 第二名上面那個廣告裡能夠被掃出來的QR code看起來也沒有很複雜. 內容是他們的粉絲團網址, 格式是http://www.facebook.com/xxxxxxxx. 掃不出來的兩個相鄰QR code, 就複雜了些. 加上他們自己又在QR code裡加了圖案, 這會使QR code的辨識容錯率下降. 掃不出來也不會很令人意外. 第二名下面的那個廣告, 從QR code就看得出來. 內容相當的複雜. 掃出來的結果也完全符合我的推測. 是那種帶了一堆參數的URL. 就不在這邊打出來給大家看了. 除了第一名的QR code因為資訊量已經很少了, 其他的QR code我都建議可以改用短網址+轉址的方式生成一個夠短的網址, 再用這個網址去生QR code. 這樣的QR code, 對於QR code的大小還有加入其他圖案的容錯空間都會大一點. 而且因為轉址的關係, 更能有效追蹤掃瞄的人數. 而有些短網址+轉址服務還可以判斷手機類別. 直接轉到對應的下載連結. 這樣還可以省一個QR code. 算是一個還不錯的解決方案.
註一: Call Saver客服省錢通名片的QR code目前就是用這種方法.
註二: 這個方法在Android上會遇到一個問題. 就是透過轉址的話, Android不會直接把使用者帶去Google Play的App裡, 而是會跳出要使用者選擇要用哪個App開啟該網址的畫面. 這個時候可能會損失一些使用者. 

Call Saver的QR code

雖然有這些錯誤, 但是就像我一開始說的. 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廣告整合了QR code. 希望這些錯誤在新的廣告裡不會再出現, 更希望QR code能夠在台灣有更多更好更有趣的應用. :D 

Mobile App User Acquisition Experience Sharing: Facebook Mobile Ad

最近回創立方跟其他也在做Mobile App的朋友交換經驗的時候發現, 其實大家對於怎麼在Facebook Mobile App上打廣告不是很熟. 剛好之前有試著用FB Mobile Ad宣傳Call Saver客服省錢通的經驗, 加上要在創立方8/1的Pick'n'Mix裡分享一些Call Saver客服省錢通的宣傳推廣經驗. 所以就趁這個機會分享一下如何下Facebook Mobile Ad. 供對Facebook廣告操作有基本認識然後有興趣利用Facebook Mobile Ad宣傳自己的App的朋友做參考. (如果完全沒有下過Facebook廣告的人, 建議先去看看相關的文章)

第一步: 新建一個Facebook Application
先到 https://developers.facebook.com/apps 去建立一個Facebook Application (如果還沒註冊成Facebook Developer的話, 請先註冊成developer. 而怎麼註冊成Facebook developer? Sorry, 這不是這一篇文章要涵蓋的部分. 就請照著Facebook的指示註冊囉)

新建Facebook Application的畫面如下.
(App Name, App Category請照你的App屬性填入)










第二步: 填入Facebook Application細節
完成第一步之後, 應該會看到以下畫面



















我這篇是以Native iOS App作為例子. Sandbox Mode的設定我不確定在Mobile Ad上會有什麼影響. 不過既然App已經上架了, 所以我想把Sandbox Mode關掉了應該沒錯. :)


Native iOS App的設定展開後會長上圖的樣子. 把Bundle ID跟App Store ID填一填. (Facebook Login該填什麼?就看你的App囉) 就快要可以上路了. 為了怕填錯資料. 可以點一下Go to iTunes Store, 看看會不會正確帶你到你的App在iTunes Store裡的頁面.

*Android的設定也很類似, 只是改成填Package Name跟Class Name. (Key Hashes的話就要看你的App有沒有用到了. 沒有的話就空着就好).

第三步: 新建一個Facebook Ad
第二步搞定後. 就可以來幫你的App建廣告囉! Facebook的footer有一個Create Ad(刊登廣告)的選項. 或是右上角個人設定的地方也可以找到建立廣告的連結. (如下圖)

完全沒建過Facebook廣告的人, 看到的畫面可能會有些許不同. 但是我想應該不難找到對的連結才是. 

在點選了連結之後, 會看到下面這樣的圖

在Applications那邊, 應該會看到第二步完成後建立的App. 點了進去之後. 剩下的步驟就跟一般建立Facebook廣告差不多了(基本上就是設定好Target Audience族群). 所以步驟細節分享就到此為止.

聽說Facebook有提供SDK, 幫Mobile App Developer去計算出CPI (Cost Per Install). 我沒有研究到這麼深. 所以是用簡易法去計算User Acquisition Cost. 就是先抓出在廣告前的每日平均下載數, 再看看廣告期間的每日平均下載數. 再用Facebook收了我多少錢去除增加的下載量. 我自己操作近一個禮拜的數字算起來. CPI大概是3 NT. 這個實驗是在2013年6月初做的. 目前為止應該還沒有漲價太多. 所以目前來講, FB Mobile Ad應該還算蠻值得試試的一個宣傳管道.

最後, 還是要來幫Call Saver客服省錢通打個廣告. 還請大家多多支持啊~ (App宣傳不容易啊~)

PS. 最近因為想下FB廣告出了點問題, 所以仔細看了一下說明文件. 發現要下FB Mobile Ad可以更簡單. 不需要走過以上整個流程. 只要照著 https://developers.facebook.com/docs/tutorials/mobile-app-ads/ 裡面的Get started quickly過程就夠了. 

Thursday, July 18, 2013

Happy Problem

最近Flirq客服收到了不少說要關掉帳號的客服信. 令人高興的是這些使用者關掉帳號的原因多是因為找到了對象, 所以再也不需要使用Flirq的服務而關. 很高興Flirq能夠幫這些人找到理想的對象. 希望之後這樣的客服信會越來越多, 也很希望很快就會收到有Flirq使用者要結婚, 然後來跟我們分享喜悅的email! :)